在B.二、3,3.2.表3.1中,本论证得出结果重新抄写如下:
表3.1用系统2及鉴相法,由试件91024分离后主轴回转误差曲线的主轴精度(读图数据)
表3.1用系统2及鉴相法,由试件91024分离后主轴回转误差曲线的主轴精度(读图数据)
本论证将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(um)按如下公式处理:
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 = 四个极差值最大值 - 四个极差值最小值 ---------(公式3.1)
表3.1中最后一行的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若用上述公式计算为0.0081um。谭文中列出的值0.0087um仅有小量误差。
表中数据对应J.B.Tan原文中表6.10,
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 = 四个极差值最大值 - 四个极差值最小值 ---------(公式3.1)
表3.1中最后一行的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若用上述公式计算为0.0081um。谭文中列出的值0.0087um仅有小量误差。
表中数据对应J.B.Tan原文中表6.10,
图1.2.2.1 J.B.Tan博士论文原文中,表6.27(第197页)
由图1.2.2.1,原文表6.10中的“四组曲线最大分散值”求法已经被篡改成上述公式(3.1)。其求解方法不再是B.二、2,中的繁琐处理方法,而是直接按照公式(3.1),取四个极差值取最大最小值的差值。
对应J.B.Tan原文中关于系统1,英国BCS分离系统试验中的最后的数据结论(原文表6.6,第193页),重抄如下:

原文表6.6中的“四组曲线的最大分散值”却仍是按照国际通用验证方法:由四种不同形状试件91024/5/6/7计算得主轴径向误差回转曲线径向最大分散值(the maximum radical spread of spindle error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workpieces),即 B.二、2,中的繁琐处理方法,在B.二、2,2.1~2.5中已经详细说明。
因此,J.B.Tan博士论文中,针对系统1,使用了国际通用验证方法。针对系统2的鉴相法,采用了自定义的方法,但却使用统一表格和精度描述语言,让人难以察觉。
因此,J.B.Tan博士论文中,针对系统1,使用了国际通用验证方法。针对系统2的鉴相法,采用了自定义的方法,但却使用统一表格和精度描述语言,让人难以察觉。
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